小暑過,一日熱三分
發布時間:2021-07-09 瀏覽:674次
“小暑過,一日熱三分”,小暑的到來也意味著“入伏”不遠了,天氣變得炎熱,但是地表的熱量還沒有累計到*大。小暑過後,是雷暴*多的季節,天氣將越來越悶熱和潮濕,我國南方各地區的平均氣溫穩定在26℃左右,而華南地區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於30℃的酷暑天氣。
今年的小暑時間是7月7日~7月21日共15天,小暑時節,天氣炎熱,空氣對流旺盛,農作物進入了茁壯生長的階段。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,天氣的變化將直接影響農業生產,民間有小暑知豐年的說法,那麽小暑下雨好不好?

小暑時節是早稻、春玉米的灌漿乳期,作物由營養生長進入生殖生長,在此階段農作物對水肥的需求量比較大,在生產生要注意預防高溫逼熟和幹旱災害。對於夏玉米來說,在此階段正進入拔苗期,充足水分有利於苗壯;對於中稻來說,中稻正進入分蘖期,田間水分不足將直接影響分蘖的形成和幼穗的分化。可以說,夏季充足的水分是農作物高產的關鍵。有句俗語叫“春旱不算旱,夏旱減一半”,雖然春天幹旱會影響種子的出苗,但是芭乐视频APP污可以推遲播種時間,但是夏天一旦幹旱將直接影響農作物的收成,因此夏旱比春旱恐怖得多,小暑期間下雨有利於緩解旱情,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。

這句話的意思很好理解,說的就是小暑時節如果天氣太熱(持續高溫晴朗的天氣),那麽秋天就會冷得比較早,霜降天氣就會提前到來。
農作物的生長需要一定量的積溫,如果積溫不夠,植株貪青晚熟,像玉米、紅薯等作物還容易出現凍害,植株的生長期縮短,減產就在所難免。而小暑下雨,自然天氣會比較涼爽,秋天冷得晚有利於作物高產。
“雨打小暑頭,45天不用牛”,說的就是小暑節氣下雨,那麽往後的時間雨水都會比較多,農田比較泥濘,耕牛沒辦法幹活。這裏的45天雖然有點誇張,但是它反映了往後的一段時間雨水天比較多。小暑過後的**個庚日就是入伏的時間,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,時間為7月11日~8月19日。因此“雨打小暑頭,45天不用牛”也預示了接下來的三伏天雨水會比較多,天氣不會太炎熱,這也說明“不會出現伏旱”的天氣,非常有利於農作物生長。反之,如果小暑是高溫晴日,那麽接下來的三伏天會異常炎熱,很大可能出現“伏旱”。

小暑時節我國大部分地方的棉花已經開花結鈴,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比較旺盛,此時要及時整枝打杈(去除過密枝、病枝、不開花枝、老葉、**果枝以下的枝葉要及時去掉),以協調植株體內的養分分配,這樣不僅可以蕾鈴脫落,還可以改善植株間的通風透光條件,從而減輕病蟲害,可以大大提高棉花的品質。棉花整枝打杈後,有利於棉花植株開花現蕾,棉花開花結鈴期需要濕潤的土壤,這樣有利於植株花芽分化,如果土壤過於幹燥就會出現落蕾落鈴的現象,因此,小暑前後下雨,有利於提高棉花的產量。

小暑時節空氣對流旺盛,雨水天氣一般比較多。如果此時無雨,說明副熱帶高壓脊線北移,會導致出現多連晴高溫天氣,開始進入伏旱期。小暑時節無雨,那麽三伏天會異常的炎熱,地麵蒸發量大、植物的蒸騰作用強,往往會導致幹旱的發生,會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。總結,小暑時節下雨是一件好事,此時農作物正處於生長旺期,充足的土壤水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。此外,小暑下雨預示著接下來的三伏天不會太熱,可以有效地緩解“伏旱”對農作物的危害,對於秋收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利。